在5月初的印巴空战后点登富,印度惨败,俄罗斯在一旁悄然笑着,心中早已打好了算盘——印度的失败意味着,俄罗斯又有机会促使印度购买俄制武器了!这一事件,对于俄方来说,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。
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,俄罗斯便面临了来自美西方国家的严苛经济制裁,这导致其军工产业链出现了严重断裂。尤其是一些精密零部件的供应中断,使得俄罗斯的先进武器生产面临了巨大的困难。以苏-57战斗机为例,生产线濒临停滞的风险愈发严峻。为了应对这一困境,俄罗斯不得不思考,如何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,获取资金,确保军工企业继续运作。与印度的合作,便成为了一个潜在的出路。
一旦印度决定购买苏-57,不仅能够帮助俄罗斯解决资金问题,还可能改变南亚地区的军事格局。那么,中国对此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?苏-57是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,尽管其隐身能力相对较弱,但作为一款五代机,其整体性能仍然不容小觑。即便与中国和美国的五代机相比稍显逊色,但比起在印巴空战中遭遇惨败的阵风战机,苏-57无疑要强大得多。
展开剩余77%阵风战机在战斗前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最先进、最成熟的四代半战机,但在与巴基斯坦空军的较量中却表现惨淡。如果连阵风都无法在空战中占据优势,那么印度要想提升自己的空军战力,购买或自研五代机便成为了唯一的选择。而在印度当前的军工研发水平下,完全依赖自研五代机,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。要知道,中国和美国都已经实现了五代机的量产,而印度若选择购买,当前五代机的选择范围,仅限于俄罗斯、美国和中国三国。
然而,中国显然不会向印度出售五代机;而美国虽然有意向军售,但其军售通常伴随着严格的技术限制,一旦战争爆发,美国有可能会对印度的装备进行远程锁定,使其无法真正投入战斗。因此,印度真正的选择,几乎只能是俄罗斯的苏-57了。
为了确保苏-57的生产链不至于断裂,俄罗斯已经明确表示,愿意将苏-57的部分生产线和技术转让给印度。而在今年2月的印度班加罗尔航空展上,俄罗斯的苏-57与美国的F-35同台亮相,苏-57还进行了飞行表演,而F-35则仅仅作静态展示。俄罗斯借此机会正式向印度提出合作生产的建议,表示如果印度愿意购买一定数量的苏-57,那么可以选择将一部分生产链转移到印度,并且进行完全的技术转让。
尽管印度国防部在当时并未立即做出回应,但经过印巴空战后,印度或许会认真考虑这一提议。苏-57虽然在隐身性能方面不及中美两国的五代机,但相比之下,它无疑要比阵风战机强大许多。在印巴空战前,阵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四代半战机,但在实际作战中却屡屡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。这样一来,印度为了弥补空军的短板,升级战机,购买或许是最合适的选择。
然而,印度如果真与俄罗斯达成购买苏-57的协议,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应对中国或巴基斯坦。考虑到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的重要战略盟友,印度的这一举动,显然不会让中国感到轻松。对此,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措施。
首先,外交途径仍然是最基本的应对手段。中国可以通过与俄罗斯的谈判,尽可能劝说俄罗斯放弃向印度军售苏-57。若外交手段无效,可以尝试通过经济杠杆施压,例如通过威胁中断两国间的贸易合作。自俄乌战争以来,中俄之间的贸易关系显著提升,特别是俄罗斯的油气资源,大部分依赖中国市场。如果中俄贸易受阻,俄罗斯无疑会遭遇严峻的经济挑战。这一点,完全可以作为中国在谈判中施加压力的筹码。
另外,中国还可以通过影响苏-57的生产链来限制其产能。俄罗斯的军工产业正因受到西方的制裁而面临困境。如果中国能够在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应上采取禁售措施,那么已经脆弱的苏-57生产链,可能会迅速停摆。这不仅可以打击俄罗斯的军工计划,也能使印度的苏-57购买计划面临困难,从而削弱印度的空军升级进程。
总的来说,俄罗斯此举无疑是为了通过与印度的合作,获取急需的资金和市场,从而破解西方的经济封锁,确保苏-57的生产能够继续下去。对于印度而言,选择购买苏-57,无疑是为了填补印巴空战暴露出的军事短板。然而,这也可能导致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,而印度对俄罗斯的军事依赖也将更加深入。同时,印度通过借助俄罗斯的技术和生产线,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升空军实力,但其最终是否能够在技术上达到自研五代机的水平,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
发布于:天津市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